第(3/3)页 那逼格自然不低啊。 雷达侦察设备操作维修专业,装甲坦克维修保养,工程车辆驾驶保养,战地医疗急救,通用枪械维护保养,无人机操作维修,通讯指挥车,全道路履带运兵车以及各种军事车辆维护保养几乎全覆盖。 这才是最大的宝藏啊。 陈默把这些专业全部记录下来,下午时,又把写出的心得,提交到基地值班教员手中。 罗主任走了,只是负责人离开,可不代表基地内没有大佬坐镇。 在这值班的依旧是信息化方面的教员。 接下来几天。 有了各专业的士官坐镇,陈默底气都足了。 看资料分专业这种办法短板太明显。 干脆安排侦察连和梁红杰带的三十多人,抛开已经选出来的指挥军士长专业之外,其余战士统一上午进行装甲步兵基础培训。 下午。 根据培训的文化成绩,再次划分专业。 文化课有教员负责上,实操课由这些老士官进行针对性讲解。 短短五天,当时间来到六月初时。 基地一百二十多人专业基本分配完毕,开始步入正式上课阶段。 时光匆匆。 六月中旬。 罗耀武带着陆院大四毕业的一批学员,大概三十多人,以及曾经跟陈默年中考核,碰过照面,并且吃过亏的装甲学院秦小军,陆指学院许战旗,军医学院刘敏回到基地。 唯一跟之前不同的是。 这帮人除了刘敏,因为专业的问题没那么快毕业,没有授衔之外。 其他人统一顶着中尉的军衔,进入基地。 统一授课,统一学习。 而基地内的人数,从原先的一百三十人,增长到近两百人。 两百人中,只有几个是义务兵,剩下的不是军官就是士官。 说是兵强马壮都不为过了。 石门数个学院集中师资体系,整座基地,进入封闭式教学阶段。 而陈默,生活方面也没有太大变化,平时除了看装甲与通讯专业的课题和论文之外,其他时间同样要上课,听课。 时间,很快来到了7月28日。 也就是陈默进入基地两个月。 最近他也没闲着,时不时发表一些有关《心理极限抗压》,《士官组织规划》方面的论文。 没别的原因。 目前,基地内军官太多了,老士官也有不少,甚至就连程东都找到方向,天天跟指导员霍林山凑在一起,研究装甲指挥的东西。 封闭基地,带给所有人一种紧张感。 都在想方设法的进步,陈默不可能让自己落下啊,时不时在首长跟前亮下相,好让上面人记住自己。 28号上午十一点半。 全基地装甲步兵基础科目培训结束后,陈默手中攥着钢笔,正悠闲地从教室出来。 朝宿舍楼走去时。 身后,裴帅军急匆匆的跑过来,脸色焦急道:“秀才!!” “你几把跑那么快干啥?” 最近受基地老兵的影响太深,连裴上尉都开始说话带脏,跟着喊秀才了。 “上尉好!” 陈默挺了挺身板,没等敬礼,裴帅军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腕,皱眉道:“你小子别装了,我好个屁啊。” “快点吧,会议室那边,有好几个教员再等你。” “别怪我没提醒你啊,刚才咱们这边接到京都军区的电话,好像是你以前吹牛说三个月的事,被司令部捅到大军区了。” “现在上面要说法,你想想怎么圆吧。” 看着对方一副急躁的模样。 陈默一怔,有些疑惑。 毕竟,就算当初说得三个月,被63军参谋部汇报到京都军区。 可这才过去两个月,还差一个月呢,至于这么急? 不应该啊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