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伴随着防空警报拉响。 全营开始集合。 黄龙王沟营区,各分队楼道士兵跑动的声音如雷鸣般震耳。 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 楼下集合后,分队长负责整队集合,点名,登车。 运输车队,拉起长龙,带着战士朝着外围车炮场疾驰。 不需要刻意下达指令。 牵引车在运输排的指引下,快速且有序的停放在各分队前方。 坦克车组,由三人组成的检测小队纷纷上阵,两人车内,一人车外,快速进行坦克机动前,常规综合项目检查。 车载火控,动力,燃油等十几个科目,按照表格记录。 重装战车都要走铁路机动,需要牵引车将重装拉到车站。 轰隆隆! 检查过程中,数十辆96式坦克几乎同一时间点火,顿时间,大地颤抖,空气里厚重的柴油味,机油味弥漫开来,浓郁不散。 陈默观看了一会分队的检查,而后转身来到后勤所在的地方,询问单兵口粮配发情况。 他经验不足,没有选择跟铁路。 参谋部的意思,也是让他跟陆路一起。 八百多公里,按照蓝军营的运输规模,铁路运输抵达青铜峡最快也要16个小时,慢的话,能9号清晨,也就是24小时抵达预定地点就算不错了。 昨天晚上,军区参谋部急电,要求蓝军营重装,于次日上午十点进入演习场。 高速公路机动八个小时后,转入国道机动,要求当晚九点之前,沿西南进入演习场。 这仗还没开始打呢,战争的氛围,就率先笼罩了所有参战的单位。 蓝军营行动的同时。 军区调动的工兵营,已经抵达晋阳火车站,十几台工兵大型吊装设备,全部到位。 包括京都空七师机场。 八个架次的歼8战斗机,四个架次的轰6k从机库缓缓滑出。 机群犹如大象漫步。 首批护航战斗机正在准备起飞。 标准的C+混凝土跑道,空军地勤引导和塔台配合,引导起飞。 护航,分为铁路和陆路。 上午十一点。 在蓝军营牵引车的引导下,全营重装终于抵达晋阳火车站。 陈默以前还真没见过铁路列装,这次专程跟过来,算是长长见识。 随着他们过来,晋阳火车站彻底成为蓝军营的地盘,军区安排的后勤车辆,工兵营车辆,将车站化为装甲的海洋。 突!突!突! 1200匹马力的特种工程机械排气筒,冒着浓浓的黑烟,把周围所有的空气,都给染成了机油味。 50吨重的主战坦克,看起来好像挺难收拾,但在这些吊装工程车面前,平均三分钟一辆,效率极快,装满一辆军列包括固定设备在内,也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已。 “好,向左50度,慢一点,放放放!!” “注意,好,向左再打一点。” “落,下一台。” 列装坦克期间,有坦克二营的干部挥舞指挥旗,装卸组三名士兵大声沟通,分别站在平板军列车厢的角落。 看到有吊装车操控的坦克,缓缓悬在他们面前时,就会立刻伸出手,稳住重装落在车厢的角度,平板车厢右后侧的小组长通常都是高级士官。 整个人全程神色严肃,眼睛紧紧盯着指挥旗帜,将近50秒钟的落装过程当中,神经异常的戒备。 砰! 随着坦克平稳落装,军列平板车厢轻微抖动,三名士兵就会立刻动手解开扣在坦克上的特种钢丝绳,将钢丝绳抛回地面。 而地面的接引小组,则是拖拽起六根绳索,朝前跑,工程机械会缓慢的移动到下一辆坦克跟前。 铁路列装完毕。 全营的炮车,坦克都被固定在军列上。 要出发了,副营高进,教导员刘鹤立找到陈默,三人相互敬礼告别。 “陈营长,指挥车内已经接入卫星信号,咱们的定位都会在导演部那边显示,所有机动情况,都要半个小时汇报一次,上面需要记录机动数据,移动位置。” “一路保重!”刘鹤立抬手拍了拍陈默的肩膀。 “我明白,你们也是,一路保重!”陈默挺直身板再次敬礼。 分别之后。 陈默跟随陆路车队,坐在一辆由普通车厢改造的作战室内,带着两名随行的学员参谋,还有王建勇,以及响箭的队长汪建斌。 这次出动,陆院的领导都没来送,估摸着跟昨天下午秦参谋长到营区视察的心情一样。 第(1/3)页